自从北京市大力倡导和实施垃圾分类处理的做法以来,虽然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我个人感觉,效果不太理想。我发现,虽然自己一直在坚持垃圾分类,可分类后又和别人未分类的垃圾混在一起投放,心里总是很纠结。怎么办呢?参照国外一些成功的实际操作例子,我觉得,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还需要切实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需要更加细化分类垃圾回收箱。如分成玻璃瓶箱、塑料瓶箱、可燃垃圾箱、不可燃垃圾箱等,然后每个箱子需要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别,颜色最好是全市统一的,便于识别。
二是光有这些垃圾箱还远远不够,最重要的一点是需要配发分装不同垃圾的专用垃圾袋。这些垃圾袋要按照装的垃圾不同类型,颜色也要不同,并有醒目的字体。而且这些垃圾袋一定要在超市、商店里能方便买到。这样市民才能切实从垃圾的源头做起,开始分装垃圾。否则,各自家里的各种颜色、款式不同的塑料袋随便一装,根本不可能起到垃圾分类的作用。
三是加强监督很重要。希望现在每个小区最好配有专门监督的人员做好日常垃圾分类的监督工作,以教育和劝导的方式,监督居民要不怕麻烦,实现垃圾分类投放。
天津“废品王”老黄返回河南老家后宁波爆炸现场狼藉 或有废品收购人员在其中作业整治废旧物资回收加工救生态景德镇市再生资源回收项目开工5个月发生30次!非法倾倒危废品获利,揭秘跨省排污“生意经”西班牙一华人废品回收中心被盗 经调查引出案中案上海浦东69家废品站主动关停河北沧州"无废料园区" 体验循环经济"冲击波"